湖南自古称山国,连山积翠何重叠。按照地理学海拔500米以上、达到一定相对高差为山地的定义,我国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33%,加上高原部分26%,广义的山地约占59%。地处我国地势第二、三阶梯之间的湖南,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约占51%,为中部地区“山国”。
湖南东依罗霄,西傍武陵、雪峰,南靠南岭,地处中国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的地形转折和过渡带上。南北向,由南岭山地过渡为东南丘陵;东西向,“雪峰—武陵”纵分湖南东西两部,为云贵高原转向东南丘陵的过渡地带,地势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骤降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盆地。过渡、交汇、孑遗、包容,加之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影响,成就了湖南丰富多彩的山地森林景观,让湖南具备发展山地旅游的资源基础。
湖南发展山地度假旅游,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。
在空间布局上,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及文化特征,重点建设东部罗霄神奇山水山地度假旅游区、南部南岭湘江源头山地度假旅游区、中西部雪峰峻岭风情山地度假旅游区、西部武陵奇峰秀水山地度假旅游区,依此形成特色鲜明、功能互补的湖南山地度假旅游空间发展格局。
在建设任务上,完善山地度假旅游产品体系,加强山地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与培育,提升山地度假旅游精准扶贫水平,强化山地度假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,促进
“智慧山地度假旅游
”发展,健全山地度假旅游宣传营销手段。
近期要加快湖南森林步道建设,发展山地度假旅游汽车营地,培育山地度假旅游示范村,打造山地度假旅游小镇,营造山地度假旅游氛围,引导山地度假旅游消费。原载《湖南日报》8月14日10版(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旅游研究院院长 钟永德)